及早治療骨質疏鬆 避免連環骨折

(am730報道) 國際研究指出,50歲以上人士中,每3位女性就有一位患上骨質疏鬆,男性亦每5個就有一位患者。由於沒有表面徵狀,往往出現脆性骨折才發現問題,甚至引發連環骨折,影響活動及自理能力,更可能要依賴家人照顧,影響家庭兩代人。

香港骨質疏鬆基金會名譽秘書、骨科專科醫生羅尚尉表示,根據醫管局2014年統計,有約14,000宗脆性骨折個案,當中髖骨骨折人數在過去14年間亦上升超過三成,2018年便有5,241宗個案。隨著人口老化,預計2066年65歲或以上人口將佔37%,骨質疏鬆患者數目亦會大增。

(左起)黃敏兒、勞先生、梁沛珍和羅尚尉認為及早發現、及早用藥,可減低骨質疏鬆引致脆性骨折的風險。

家人或要辭工照料

就骨質疏鬆對家庭帶來的影響,骨質疏鬆關注組主席、註冊社工黃敏兒表示,該組於3月作出「母親骨折影響兩代人生」調查,「從606位受訪女性中,發現接近三成受訪者的母親曾骨折或骨裂;而有57%母親會因為骨折而變得行動不便,需要用枴杖或坐輪椅;約有24%的女兒因要照顧母親而影響工作,甚至辭工。此外,調查亦發現年紀愈大,出現多次骨折的比率愈高,70至79歲組別更接近六成;當中髖骨骨折亦出現同樣情況,愈年邁比率愈高。」

破骨造骨失平衡

骨骼雖看似固定不變,但其實長期處於更新的動態,破骨細胞負責移除老壞結構,並由造骨細胞建立新的骨質,但當年紀漸大,造骨速度下滑,就會失去平衡流失骨質。羅尚尉指,「骨質疏鬆可帶來嚴重後果,研究指出若無適當處理問題,60歲會開始出現手腕骨折,多為跌倒時用手撐,或拿重物而導致;到70歲易有脊椎骨折;80歲就會因跌倒而折斷髖骨。髖骨骨折患者有一半人不能回復原本的活動能力,17%人會在一年後死亡,原因是長期臥床而出現肺炎等病症。同時其他研究亦發現如出現重大骨折,短期再骨折的風險大增,有34%患者兩年內再次骨折。」

為避免因連環骨折而終生受折騰,羅尚尉認為要及早用藥,以維持骨質密度,以及加入防跌介入治療,「常用藥物包括雙膦酸鹽及仿保骨素針,可減低破骨細胞的活躍程度,日常飲食中亦要確保吸收足夠的鈣質和維他命D。」

羅尚尉指醫管局已將多種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納入藥物資助名冊,今年更擴闊應用範圍,相信將有更多患者受惠。

加裝扶手免再跌倒

現年78歲的梁沛珍先後3次骨折,首兩次分別是手腕及腳掌和腳趾骨折,但並沒有留意骨質疏鬆問題。到2016年於長者中心唱歌時跌倒,送院發現脊椎第3節脆性骨折,醫生除處方仿保骨素針外,梁沛珍亦參加了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,有職業治療師教她正確使用助行架走路,並於家居安裝扶手,減低跌倒風險。梁沛珍的孫兒勞先生知道婆婆是活躍的人,因此一家人都擔心她會再跌倒而骨折,如需貼身照顧婆婆或加重家庭經濟負擔,更擔心婆婆再不能外出而情緒低落。

原文:https://www.am730.com.hk/news/健康/及早治療骨質疏鬆-避免連環骨折-186682